摘要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協同「國土資訊系統災害防救應用推廣分組」規劃建置「災害防救資料服務平台」,運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現有防救災共用資料庫及各級政府的開放資料,導入網路服務及共用圖台概念,建構網路服務及地理圖資服務介面,希望透過主題式防救災資料供應服務及網路服務,以服務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屬災害應變系統,並可擴大供應給中央與地方災害應變單位、學研機構,甚至一般大眾,以暢通災害情資共享機制。「災害防救資料服務平台」現已建構(1)資料申請機制、(2)開放資料集、(3)熱門資料集、(4)資料Restful網路服務模組、(5)應變圖資上架服務等功能模組。後續將持續擴充資料供應機制,精進網路服務技術,強化資料服務高可用性,以提供更完善的防救災資料流通服務。
前言
因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科技中心)現有資料服務架構眾多(如圖1),導致維運不易。2016年起,災防科技中心導入快取資料庫(簡稱Redis)、地理網路服務發布及Restful網路服務發布等技術,將眾多資料服務彙整成「災害防救資料服務平台」(簡稱資料服務平台)。
 |
圖1 現有資料服務架構 |
災防科技中心規劃資料服務平台整體服務架構(如圖2)包含資料收納、GIS平台、流通供應、加值應用等,說明如下:
- 資料收納:為資料倉儲的基礎建設,且收納後勢必遭遇更新的問題,故資料處理、管理以及更新機制為一重要工作,良好的機制能有效漸少人工作業時間,並能提高資料的更新頻率。
- GIS平台:若收納的資料具備空間資訊,可透過GIS平台(如Google Maps、ArcGIS或TGOS)發布地圖API或地圖網路服務,如WMS、WFS與WMTS等符合OGC規範的服務。
- 流通供應:為資料服務平台的核心,採用多元化的資料流通供應機制,不論是結構性資料或機器對機器的介接,應讓資料或服務使用端可隨選所需的資料,有效減低資料彙整與清洗之負擔,及異質資料處理的困擾。
- 加值應用:透過流通供應機制,由相關應用系統將資料轉換為資訊,以拓展資料更多的價值與應用面向。
- 便民服務:透過流通供應機制,將防救災資料及加值資料回饋給民眾或政府單位,以達到資料流通共享目標。
 |
圖2 資料服務平台服務架構 |
平台架構
資料服務平台由6台伺服器組成(如圖3所示),包含應用系統伺服器、網路服務發布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Redis與地圖服務發布伺服器。其中,Redis主要在輔助數值資料庫,提供發布網路服務所需的資料,將常用需加快速度或需額外處理的資料快取一份於Redis中,當使用者透過網路服務發布伺服器要求資料時,平台將先向Redis查找提供,若於Redis中查找不到,將向數值資料庫查找並快取一份於Redis中。Redis的快取功能及In-Memery Database,亦能隨著使用量彈性擴充,能支撐大量使用者的要求及增加資料的取得速度。
 |
圖3 資料服務平台硬體架構 |
平台功能
資料服務平台前台共完成資料申請、熱門資料集及開放資料集等七大功能模組;後台總計完成資料編輯台、網路服務編輯台及資料與服務管理等八大功能模組,藉由各功能模組相互配合,強化災防科技中心的防救災共用資料庫,建構穩定且完善之防救災資料供應與服務機制,以提供更為完善的防救災資料供應服務,擴大防救災資料應用效益。資料服務平台功能介紹如後:
- 首頁:提供包含最新上架更新圖資、Hot圖資以及最新消息等,其中最新上架圖資為資料服務平台依據收納時間呈現最新10筆可申請資料;Hot圖資則依據下載次數呈現最多人下載使用可申請資料,使用者可於Hot圖資資訊中獲得其資料收納日期、提供單位以及資料格式等基本資訊,進一步選取後則可查看圖資的詳細內容;於最新消息部分則呈現資料服務平台公告之最新訊息內容。
- 資料下載與申請:依據申請人角色以及申請資料之權限等級,透過步驟式引導設計讓使用者透過資料查詢、加入購物車以及確認資訊送出三步驟逐步完成資料申請作業。
 |
圖4 資料下載與申請 |
- 開放資料集:資料服務平台除放置災防科技中心提供的開放資料集外,亦定期於各部會署及地方政府開放資料網站蒐集防救災類開放資料集,並收納至資料服務平台,希冀透過一站式查詢方式,強化防救災資料流通共享機制。本功能並提供快速搜尋功能,提升資料整體瀏覽之易讀性。
 |
圖5 開放資料集 |
- 熱門資料集:因開放資料集收納各單位的防救災類開放資料集,內容可能五花八門,資料服務平台因此開發熱門資料集模組,彙整收納具相同主題的開放資料集,提供使用者快速查找相同主題的開放資料集。目前熱門資料集的主題設定是以災害事件為主,例如:泥沙颱風、0206高雄美濃地震等。
 |
圖6 熱門資料集 |
- 圖台展示:使用對象為一般民眾,採用TGOS MAP API進行開發,提供使用者進行圖資的瀏覽。圖台工具列包含平移、縮放、比例尺、切換底圖等基本地圖操作功能,並讓使用者於查看圖資時可彈出視窗以及屬性資料表等展示功能。
- 網路API服務申請:網路API服務申請操作方式與步驟與資料申請相似,皆須透過查詢、加入購物車以及確認資訊、送出等三步驟來完成,資料服務平台已開發服務包含數值資料服務與空間化之WMS服務等。惟為配合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內政部資訊中心頒布之網路API相關規範,本功能現正進行調整,規劃於107年上線服務。
結論
資料服務平台已提供實體資料與網路服務兩大類資料流通方式,並依據資料管理需要採用資料申請及資料開放兩大類資料供應方式,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置工作,從前述的描述可看出具相當成果。近日,政務委員唐鳳揭旨「Open Data只是基礎,下個發展目標是Oepn API」。因此,發展網路API服務可作為資料服務平台未來發展重點與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