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管理科技與知識專欄

從三颱襲台 看防災資訊風險溝通傳播

彭啟明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賴忠瑋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環境資源部經理

 

這次萊羅克、康柏斯和南修三颱逼近台灣,並罕見的因為兩個不同颱風,分別在台灣南北各發布了颱風警報,康柏斯雖未直接影響,但雙颱相互影響的效應加乘下,讓預報難度加大,台灣可說是非常僥倖的在低壓群的圍剿中脫困,相較於今年年初的全球普遍性乾旱、五月開始接連在中國、巴基斯坦等豪雨天災,台灣真是非常慶幸。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 彭啟明 總經理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本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大愛電視台氣象主播
環保學會秘書長
中央大學及文化大學大氣系兼任助理教授

中國、俄羅斯及巴基斯坦相繼出現重大災害

中國今年初先是在西南部發生破紀錄大旱,接著五到七月又暴雨不斷,為近幾十年來最嚴重汛期,災變天氣連連。七月下旬起,俄羅斯也因炎熱乾旱,森林野火一發不可收拾,延燒面積超過85萬公頃,並造成53人死亡,將近兩千棟房屋焚毀,三千多人無家可歸,大面積燃燒也引發歐洲嚴重空氣汙染。異常現象不只如此,遠在數千公里以外的巴基斯坦,則發生史無前例之洪水災害,持續三週以上的暴雨使巴基斯坦出現嚴重水患,重創主要糧倉旁遮普省及和信德省,兩千萬人受到影響,全國有將近五分之一土地被水淹沒。由於大水沖毀土地、灌溉系統及電力系統等,不僅今年第一季糧食短缺,恢復時間需達一到兩年,完全重建更需要五年之久。

這幾次發生災害性天氣的諸多國家的氣象單位也都因此受到譴責,如俄羅斯大火除了林務單位管理不善,農地泥炭處理不佳之外,最重要的是莫斯科氣象觀測及預測都明顯落後美日先進國家,也因而備受批評。誤報颱風路徑而造成馬尼拉災情慘重的菲律賓氣象局長更被總統公開責罵,並迅速被撤職。四月底,中國氣象局則公開坦承氣候預報水準有限,未能準確掌握西南乾旱,氣候預報能力仍要加強,其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肖子牛接著在七月八日被撤換降職,同時中國氣象局長鄭國光要求『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衡量氣象工作的最高標準和最高要求,氣候異常複雜,要把預報服務放在首位,確實增強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顯示中國氣象局對氣象業務發展有了新的思維,亦即氣象工作須滿足社會需求,工作同仁要開創新觀念。由於中國大陸幅員廣大,氣象災難也較多,因此要能夠積極掌握天氣與氣候的準確性,對氣象工作者具有挑戰性,因此如何調整氣象業務同仁的工作士氣、積極性及態度,都是一個未來可以配合改善氣象預報服務的課題。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環境資源部
賴忠瑋 經理

回顧近年來世界各國之天氣預報能力,顯然受到氣候異常的挑戰,尤其氣候預報的時間遠比短期預報長,也比較難掌握,而氣候長期異常下所造成的大規模災害,常比短期的暴雨或颱風等來得嚴重。民眾雖能認知全球暖化可能帶來的氣候異常及提高氣象預報之難度,然而在災害來臨時,仍對氣象資訊掌握的精準度有相當高的期許。相較於各國對氣象單位毫不留情的批評及直接處分,台灣則鮮少發生類似情事,至少是批評多處分少,僅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的檢討及氣象預報主管憤而退休之情事。民眾越來越能接受氣象預報的難度及不準確性,甚少因為報錯而要求處分或是下台,使得政府氣象預報人員在精神上與預算上都能獲得相當大的鼓勵與支持。

由於氣象預報是所有天然災害中,最直接可以透過科學方法及主觀判斷獲得的資訊,因此對於準確度的需求,會比其他天然災害預警更受到重視。但要獲得準確預警,仍需要提升科學技術及改進預報能力,這方面台灣各界已有充足進展,接著就是『風險溝通』的問題,如何在氣象資訊和媒體或民眾間無縫接軌,彌平資訊之誤傳,是目前國內與國外最明顯的差距。

國外氣象分工明確 造就民間產業規模

2004年總統頒布修正氣象法,賦予民間參與氣象預報權利,同年底氣象預報證照制度也正式上路,目前已發出將近十五張證照。美、日、英等先進國家則早已經將氣象業務進行切割,主要一般性天氣預報逐步交由民間接手,政府氣象部門則專注在災害性天氣或極端預警上,例如日本於1994年成立氣象產業支援中心(Japan Meteorological Business Center, JMBSC),取代原為日本氣象協會 (Japan Weather Association, JWA) 的角色。由於建立氣象預報士制度,目前有七千多人已取得預報士資格,讓日本在民間氣象預報作業上累積許多人才,氣象專業也逐漸受到各界重視,另外也開放通過認證之合格公司可公開進行氣象加值服務。換句話說,民間公司須具備資格始能對外發布氣象資訊,該公司必須有一定人員具備氣象預報士資格及相關設備之技術能力,災害性天氣預警則仍由日本氣象廳統一發布。

美國氣象學會(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也有類似核可氣象顧問證照制度(Certified Consulting Meteorologist),不過這僅是一種資格上的證書,視為在工作上可被認可的一種資格,近年來,美國民間氣象產業規模發展成熟,已經陸續成立國家氣象產業人員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Industrial Meteorologists, NCIM) 及美國天氣及氣候產業協會(American Weather and Climate Industry Association)。在美國的民間氣象從業人口有將近一萬人,然而美國並沒有特別民間發布之氣象資訊內容,因此偶而會出現民間和政府的災害性天氣預報差很大的情況。這主要是由市場機制進行淘汰,例如氣象資訊過於誇大不實,很容易受到公眾的輿論壓力,雖允許不同意見之言論,但少有針對不同的差異性進行比較造成衝突。相關的美國氣象產業發展,可參閱 Fair Weather: Effective Partnerships in Weather and Climate Services (2003)。

氣象風險溝通傳播方式待提升

以日本及美國兩種不同的制度為例,有大量的專業氣象人員投入民間的氣象服務,包括電子媒體或是企業內部的防災減災,可說是把氣象專業藏富於民間。但由於台灣市場過小,過去幾年來,民間氣象服務雖有所成長,但仍侷限於某些特定種類的服務,尚難有類似國外大市場潛力的一般性天氣預報加值服務。同時由於專業人才投入民間服務的較少,需要氣象的媒體行業,仍相當仰賴部分的公職退休氣象專業人士,有將近八成的氣象傳播媒介,仍為非具專業背景的主播兼任。

台灣自有傳播媒體以來,氣象即為報導項目之一,中央氣象局每天定時發布各種氣象資訊。平面媒體(如報紙)每天都有大約10公分見方範圍的氣象預報資訊,至今變化不大;廣播的氣象播報資訊也與今日相差無幾,差別僅在播報的次數;而電視媒體則是最多民眾接收氣象資訊的管道,最早開始氣象節目的播報始於1962年台視開台,1969年後中視跟進,直至今日,氣象新聞已是各家新聞電視台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

各電視台新聞的氣象播報時間不同,有的長達五分鐘,有些甚至不足兩分鐘,內容有些相當完整,也有部分為簡單帶過,如此大差異主要是因氣象主播的背景不同,影響電視台對於氣象新聞重視度也不同。在台灣,氣象主播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具有氣象專業背景,或是氣象相關科系畢業,且有實際氣象預報經驗者;第二類為無氣象背景之記者兼任氣象主播。

台灣氣象主播從早期由軍職退役或氣象局退伍人員擔任,多數主播為男性,例如任立渝及俞川心,因經常性在電視媒體曝光,經由媒體形塑其豐富經驗與資歷之專業形象,民眾因而對其產生一定程度的權威感及信賴感。年輕氣象主播則較為多元化,明顯增加許多年輕新血及女性主播,然而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電視台預算緊縮,加上氣象專業的成本與效益不符合市場機制,因此多數電視台經營者採用非氣象背景的記者來擔任氣象主播,如此一來,氣象資訊僅能以轉述中央氣象局之預報結果提供給觀眾,甚至出現一張預報單由各主播各自表述現象,真實天氣預報的專業度就出現了相當大的落差。

產生上述差異的因素有四:

A. 播報生態之改變。由於媒體走向多元分眾,並非所有的觀眾皆偏好氣象主播播報的新聞,部份觀眾需要只是即時性的氣象資訊及天氣發展狀況,至於是由誰播報,對觀眾感受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B. 主播人才不足。過去氣象界並未重視科學媒體素養,也未進行專業氣象主播的育成工作,目前僅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在進行有系統之培育。

C. 媒體環境因素。過去至今各家電視台的氣象播報方式以及內容素材少有突破,圖片資訊大多僅使用平面觀測資料或數據播報,缺乏圖像變化,並無時事議題的穿插,也沒有國際氣象,氣象新聞的時間更是短少,整體節目流於制式化,難以吸引觀眾,導致收視不符市場效益,電視台只能縮減預算,起用記者兼任氣象主播的方式。

D. 台灣目前並未全面認知氣象預報民營化的差異。氣象預報的本質是「預測」,既然是預測,當然會有不準確的情形發生,不過經由同業間的良性競爭,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市場機制來選擇最出色的預報產品,進而促進提供者花更多研究經費去增進預報技術。

以媒體需求性來看,似乎只在災害性天氣發生時需要專業氣象主播,但每年災害性天氣的時間恐怖只有五到十天,尤其是颱風天的前後時期。多數電子媒體從經營成本考量,不願為了每年不到十天的時間付出多餘成本。這也造就台灣多數電子媒體無法掌握全盤災害性天氣訊息,只能用聳動方式進行傳播,以創造收視率。根據近幾年的收視率調查,的確電子媒體若以較驚悚的方式報導颱風消息,收視率往往會有較佳效果,但恐怕對實際防災減災不見得有直接效果,甚至將成為社會成本之浪費。

回歸氣象法定義 災害性天氣需統一口徑

過去針對災害性天氣預報,台灣氣象法規定包括颱風,地震,豪雨或其他可能引發災害的預報,中央氣象局是唯一的發佈機關。修法的緣起是前幾年,出現了包括納莉在內的數個颱風來襲,災情嚴重,媒體報導也嚴重失控,媒體的演變誇大報導,讓台北市在颱風前幾乎變成沙包城。隔年氣象法修正,開放一般預報,但是嚴格限定災害性天氣,必須由中央統一口徑,避免防災資訊混亂,違反者,如果經過要求改正卻不改善者,可處新台幣一百萬的罰鍰。

以今年發生三颱為例,已明顯跨越災害性天氣預報發布的氛圍,政府為有效進行救災,會動員國軍進行超前佈署預置兵力,這在先進國家減災防災中都是重要的工作,但若是連自然災害也進行『超前預警』,如電子媒體先預警明天何時會發布警報,何時颱風會登台,預警颱風的路徑及危害,打破原有颱風警報發佈的程序及作業流程,則會造成民眾恐慌,以氣象預報可能的不準確性而言,『超前預警』無疑是給民眾超前的壓力,不見得對防災減災有明顯的助益。

以氣象風險的溝通管道來看,從上游的氣象局提供氣象預測資料,到中游的電視台或媒體,需要靠電視台的氣象主播提供正確觀念,或是媒體記者發布內容,才能讓下游的民眾清楚未來的發展,但這方面的傳達若是產生參與的人員對專業內容無法充分掌握,會相當容易讓社會大眾產生誤解。

颱風天為國人最關心氣象,氣象局在為政府對外發言中,角色日益重要,近幾年來,氣象局颱風發言人多輪流擔任,缺乏經驗豐富者,此外位階並不高,無法有效說服媒體或民眾。此外,氣象局發言人並非氣象主播,近幾年來,氣象局致力發展氣象播報,把發言人當成氣象主播,在國外經驗來看,少有這樣的例子。建議氣象局應做好災害性的報告,而非平日接受相當多的媒體服務來做為『績效』指標,氣象局提供之內容過於薄弱,無法滿足媒體的需求,氣象至防災之界線仍未清楚劃分,同時可與防災單位合作共同對外發言,以獲致全面之資訊。

目前氣象局開記者會,媒體轉播氣象局記者會之內容少,多經由媒體記者轉述,但目前氣象局之記者多為新進記者,欠缺科學概念,對於氣象專業知識拿捏程度相當薄弱。『平時穿衣看美妹,颱風氣象看伯伯』,電視台越來越不重視氣象播報,專業主播僅在颱風天出現,平時缺乏氣象知識教育。颱風天限縮對於颱風之介紹及報導,降低民眾對於颱風知識之提升,更因而輕忽颱風。

由於氣象係一門相當特殊之專業科學,專業程度高,卻又必須以相當簡化之說明使閱聽者易於了解,因此氣象界應多著重於提高氣象專業人才於媒體界之重要性,一方面可提升氣象資訊傳播之正確性,另一方面亦擴展氣象科系畢業人才之出路。例如美國CNN有線電視台之氣象團隊就有至少數十人,其中主播有五位為氣象科系畢業之專業人才,堪足以媲美國內之民間氣象公司,甚至規模還更大。也因為如此CNN氣象才得以有如此之說服力,及可供民眾信賴之程度。再者,若氣象界能多著重於氣象資訊傳播人才,也得以縮小氣象專業知識和民眾認知的距離,並減少誤會。除了民眾不會再誤解氣象單位預報不準確之外,防災資訊更可以正確及迅速的傳達到防災單位。

今年以來氣象局也積極面對外界需求,例如預報中心鄭明典主任之臉書,經過媒體多次報導,引發各界之注意,目前已經超過有三萬多人次的粉絲,為所有氣象類臉書之冠。透過這樣溝通方式也成功地拉近氣象局和民眾之距離。但須留意是預報中心主任的職務特殊性,還是鄭明典的個人魅力造成大家願意上網互動,這兩者必須界定清楚,由於鄭明典主任實無法區分為公務員的鄭主任,或是下班後的鄭主任。

若回到氣象法的規範,氣象單位發布的預報只有單一窗口,根據氣象法的規定,颱風預報只有氣象局可以發布,氣象局的預測公布也應該只有一個窗口,預報中心主任採用臉書的方式沒有經正式的公布,本身就是違反氣象法。雖然本案由氣象單位首長在媒體上有所回應,但這件問題,牽涉到政府體制的紀律問題,也是公務員在執行公務的法制訓練不夠,因為在未來幾個月,還會有類似的猛爆型低氣壓出現,台灣的危機尚未完全解決,民眾也認知,多年來氣象預報不可能百分百準確,偶有失誤,大家都會體諒,但是氣象預報作業的流程與報告的公布,絕對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程序,如果一個負責金融單位的業務主管,在個人部落格去討論某些股票的漲跌,請問會產生什麼結果?

美國商業部指出,百分之七十的企業經營活動都受到天氣的影響,百分之八十的人看新聞,常是為了看氣象。天氣影響無所不在,尤其像颱風此種具有嚴重毀滅性的災害天氣,對每個人或任何企業都會造成影響,甚至威脅生命安全。過去先進們也投入相當多心力於氣象及防災之研究發展,然而卻甚少有投入氣象資訊傳播之研究者。加上近來媒體多己放棄具氣象專業之氣象主播,以致於常有氣象資訊常無法正確傳遞至閱聽眾,而民眾因誤解氣象預報內容,或因氣象主播誇大其詞,而造成過多之社會浪費之情事不斷發生,尤其近幾年來台灣風災次數增加,災害發生後常見眾多官員推責卸咎,最終將責任歸咎於氣象預報不準確,非但無法理清發生災害的真正原因,甚至同樣的事情一再重演。本文目的之一即在比較國內外氣象播報之異同,並試圖找出較適合台灣氣象資訊傳播之方法,使民眾能正視氣象專業人才於防災減災之重要性。

 

社團法人臺灣災害管理學會 出版發行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200號9樓    電話:(02)8912-7498    傳真:(02)8912-7497    e-mail :service@dmst.org.tw